原來假牙做對材質差這麼多!牙醫分享all on 4 最耐用、最美觀的選擇

假牙材質的選擇

目錄

很多來做 All-on-4 的患者第一個問題就是:「醫師,我到底應該選哪種假牙材質?」其實材質真的會影響到後續舒適度、美觀度、耐用度,甚至清潔難度。

從手術後一定會先戴的 PMMA 臨時假牙,到後面正式假牙常見的全瓷、金屬瓷牙、或鈦合金混合式,每一種都有它的優缺點。

我在臨床上都會依照你的笑容需求、咬力量、預算和日常習慣來一起討論,這篇就用最簡單的方式,把選擇重點一次講清楚,讓你不再霧煞煞。

為什麼 all on 4 一定要先戴臨時假牙?

在做 all on 4 的療程裡,「植體」只是一半,另一半就是你每天要用來吃飯、講話、笑的「假牙」。

很多人一開始會以為假牙就是一副而已,其實完整流程會經歷 臨時假牙 → 正式假牙 兩個階段,而且材質也不一樣。我就用我在診間最常跟病人解釋的方式,帶你一步一步看。

保護手術區傷口

手術當天我們把壞掉的牙齒拔除、植入植體,這時候牙齦與骨頭都還在癒合中。臨時假牙就像「保護罩」,幫你遮住傷口,讓食物不會直接刺激傷口,也比較不會卡東西進去。

讓植體在 3–6 個月內穩定結合

植體需要時間跟骨頭「黏」在一起(我們叫骨整合)。這段時間如果直接給太硬、太重的正式假牙,有時候反而會拉扯植體。臨時假牙的設計會讓受力比較溫和,讓植體可以安心長好。

調整咬合、審美線、發音

很多病人原本的牙齒缺很久,咬合高度早就跑掉了,甚至嘴唇支撐不足、臉型看起來比較憔悴。

透過臨時假牙,我會慢慢幫你調整:

  • 咬合高度:吃飯有沒有卡卡。
  • 微笑線:笑起來牙齒露多少才自然。
  • 發音:像「ㄙ、ㄔ、F、V」發音是否會漏風。

測試牙齒形狀與長度,避免正式假牙做錯方向

臨時假牙其實就有點像「試穿版」。你在日常生活中用個幾個月,我會依照你的回饋去微調形狀、長度、厚度。等到你真的覺得順手、好看,再把這個「版本」轉換到正式假牙上,出錯的機率就會小非常多。

臨時假牙:幫你把正式假牙「做對」的一個過渡期

正式假牙的三大主流材質

等到植體穩定、臨時假牙調整到你覺得「很好用了」,接著就會進入正式假牙的材質選擇。

目前我在 all on 4 的正式修復中,最常跟患者討論的有三大類:

全瓷(陶瓷 / 氧化鋯)

最美觀、最接近真牙

  • 顏色、透光度都最像自然牙。
  • 適合對微笑曲線與拍照要求比較高的族群。
  • 強度高、耐磨,但重量比混合式略重一點。

金屬瓷牙(PFM)

耐用、性價比高

  • 裡面是金屬框架,外面燒瓷。
  • 非常耐用,歷史也很久,是很成熟的系統。
  • 美觀度不錯,但比全瓷稍微「不那麼透」,牙齦邊緣久了有少數人會出現一點金屬線。

混合式(鈦合金基底+壓克力 / 陶瓷牙齒)

all on 4 最常見的選擇

  • 鈦合金基底:強度高又很輕,適合一次承載全口牙齒。
  • 外層牙齒可以是壓克力或陶瓷,依照需求與預算調整。
  • 兼顧「重量輕、耐用度高、可維修」,在 all on 4 全口重建裡非常實用。

在實務上,我會先了解你的 工作型態、飲食習慣、外觀期待、預算範圍,再一起討論最適合的正式材質,而不是一開始就只推最貴的。

因為對我來說,all on 4 不是只做完就好,而是你接下來十年、二十年,都要好好用的一副牙齒。

台南all on 4 陳俊岳醫師

all on 4 材質怎麼選?

很多人一坐下來就問我:「醫師,你覺得我適合哪一種?」

老實說,沒有一種材質是「對所有人都最好」的

我在診間幫病人選 all on 4 假牙時,通常會一起看 6 個面向

  1. 美觀度:笑起來自然嗎?會不會太白太假?
  2. 耐用度:能不能好好用個多年?會不會容易崩裂?
  3. 重量與配戴感:戴一整天會不會覺得嘴巴很累?
  4. 清潔難易度:每天清不清得乾淨?會不會很難刷?
  5. 維修與調整彈性:之後如果要修,要不要整副拆掉?
  6. 預算與期待使用年限:你希望一次到位,還是分階段規劃?

下面這張表,是我平常跟病人說明時最常用的「材質大方向比較」,先讓你有個整體概念。

all on 4 假牙材質比較表

表格不是要你馬上做決定,而是幫你快速抓出:自己比較在意哪一欄?

材質美觀度耐用度重量適合對象
PMMA 臨時牙★★★☆☆★★☆☆☆最輕手術後過渡期使用
全瓷(陶瓷 / 氧化鋯)★★★★★★★★★★中等追求自然、美觀度最高者
金屬瓷牙(PFM)★★★★☆★★★★★較重希望耐用、預算中等者
混合式(鈦合金+壓克力/陶瓷)★★★★☆★★★★★最輕+最耐用All-on-4 全口重建最推薦的長期方案
  • 如果你最在意「笑起來好不好看」 → 會往「全瓷」這一欄看。
  • 如果你希望「穩穩用、少維修」 → 耐用度高的 PFM、混合式會是主角。
  • 如果你牙床骨頭條件不錯但咬力又很大 → 我多半會特別在「重量+耐用度」這兩欄幫你拿捏平衡。

不同類型的患者,我通常怎麼一起討論?

下面是我在門診裡很常遇到的幾種情況,你可以看看自己比較像哪一類:

類型一:在意形象、常拍照或需要面對客戶

「醫師,我笑起來一定要自然,不能像一口假牙。」

這類族群我會優先考慮 全瓷或高美觀混合式,搭配微笑設計,一起調整牙齒形狀與顏色層次。

類型二:預算有限,但希望一次做好、不要常常換

「不一定要最漂亮,但要耐用、好用。」

這時 金屬瓷牙 PFM 或混合式 是很常見選項,在美觀與耐用之間取得平衡。

類型三:年紀稍長、手比較不靈巧,怕清不乾淨

「我最怕是假牙下面卡菜渣、清不掉。」

我會把重點放在「清潔設計」和「假牙重量」,混合式假牙搭配良好口腔衛教,是很實際的選擇。

類型四:夜磨牙、咬合力很強的人

「家人都說我睡覺會磨牙。」

這時候,材質選擇不能只看美觀,還要顧慮植體承受的力量,通常我會傾向 耐用且可維修的混合式,必要時搭配夜間咬合板。

小結:材質不是「哪個比較高級」的問題,而是「哪個最像是為你量身訂做」的選擇。

我會把這 6 個指標當作跟你一起討論的「檢查清單」,讓你不是被醫師決定,而是跟我一起做選擇。

哪種材質最耐用?

很多人問我:「醫師,你就直接跟我說,哪一種最耐用就好。」

但對我來說,「耐用」不是只有材質硬不硬,而是要一起看幾個面向:

  • 破裂率:牙齒本身會不會崩一角、裂掉?
  • 維修率:是不是三不五時就要進場維修?
  • 咬合強度分配:咬力是落在牙齒本身,還是直接打在植體、骨頭上?

下面我就用臨床經驗,拆成三種材質來聊給你聽。

一、氧化鋯全瓷

外觀最自然,也最抗咬合

  • 硬度超高、耐磨度很好
    咬東西用力、喜歡吃有嚼勁的食物,全瓷都撐得住,不太會崩角或變形。
  • 外觀最自然、透光感像真牙
    很適合常拍照、需要面對客戶、或笑起來牙齒會露比較多的人。質感是真的很好。
  • 但重量比混合式重一些
    單顆感覺不大,但如果是 All-on-4 這種「整排」全瓷假牙,有些人會覺得比較沉、比較「扎實」。
    牙床薄或骨頭流失比較多的人,我會比較保守評估。
  • 硬度太高,有時力量會直接打到植體
    對夜磨牙、咬合力特強的患者,需要搭配咬合板、重新設計咬合接觸,不然反而容易影響植體。

二、混合式假牙

all on 4 的主流長期選擇

  • 鈦合金框架=強又輕
    就是植體用的材質,生物相容性好、重量輕,咬合力能平均分散,不會讓某一顆植體過度吃力。
  • 壓克力牙齒=有避震、比較保護植體
    不像全瓷那麼「硬碰硬」,有一點緩衝空間,咬合力不會直接全部打到植體。
    如果真的崩角,通常是牙齒先壞,修補很簡單。
  • 戴起來更輕鬆
    對年紀稍長、骨頭條件沒那麼好的人來說,重量真的差很多。混合式長期戴起來特別舒服。
  • 外觀自然、維修彈性大
    清潔容易、後續調整也更方便,不會像全瓷一樣「一壞就要整組處理」。
  • 歐美 All-on-4 主流方案
    很多國家長期固定假牙幾乎都用這種配置,成熟、有實績。

三、金屬瓷牙(PFM)

耐用,但有可能牙齦邊緣出現金屬線

  • 很耐用、很實在
    裡面是金屬框架,外層燒瓷,咬合力強的人用起來也撐得住。以前很多固定假牙和橋體都是用這套系統。
  • 美觀度稍微弱一點
    因為底層有金屬,透光度不如全瓷或混合式,看起來會「實心一點」,沒有那麼自然。
  • 牙齦萎縮後可能出現金屬線
    隨著年紀牙齦下降,邊緣偶爾會看到一條淡淡的灰線。笑起來牙齦會露比較多的人可能會介意。
  • 預算中等、耐用優先的人很適合
    如果你想要耐用、穩定、不需要追求最頂級的美觀,PFM 是很務實的選擇。

小結這一段:

  • 想要 外觀頂級+硬度高 → 可考慮 氧化鋯全瓷,但要同時顧咬合與植體負擔。
  • 想要 強度高、重量輕、吸震、維修彈性好混合式 會是 all on 4 裡我最常推薦的主力選項。
  • 想要 耐用+預算中等,接受外觀略低一階金屬瓷牙 PFM 仍是一個成熟且實際的選擇。

最後,我在診間不會只用「哪種比較貴」來幫你決定,而是會把你的年紀、骨頭條件、咬合習慣、美觀需求都考量進來,再一起選出真正能陪你久一點、又用得安心的一副假牙。

台南all on 4 陳俊岳醫師

美觀度差在哪?我常用的 4 大審美評估指標

很多人會問我:「醫師,照片上看起來都很漂亮,實際上差在哪裡?」


在全口 All-on-4 的美學評估裡,我自己最常看的四個重點是:透光度、牙齦線是否乾淨、牙齒形態的精細度,以及微笑曲線和臉型的協調

下面我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跟你說明。

一、透光度(全瓷優勢最明顯)

自然的牙齒不是死白,而是有「微透光」的層次感。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假牙看起來像塑膠,因為完全不透光。

全瓷(尤其氧化鋯)→ 透光最接近真牙
光線打上去會稍微穿透、再反射,看起來比較溫潤、不呆板。

金屬瓷牙(PFM)→ 透光度比較弱
因為底層有金屬,表面再燒瓷,上色再怎麼接近,還是會比較「實心」、密度感重。

如果你常拍照、上鏡、或非常在意微笑細節
我會特別跟你討論透光度,因為這是影響「像不像真牙」的關鍵之一。

二、牙齦線與黑線問題

假牙看起來不自然,很多時候不是牙齒的問題,而是「牙齦線那條黑黑的線」。

全瓷 & 混合式 → 幾乎不會有黑線

  • 裡面沒有金屬框架。
  • 牙齦與假牙交界乾淨、透光度夠。
  • 設計+清潔得好,可以長期維持自然外觀
  • 笑起來會露牙齦的人,我一定優先考慮這兩種材質

金屬瓷牙(PFM)→ 黑線風險比較高

  • 初期看起來很自然。
  • 但牙齦若隨著年紀萎縮,金屬邊緣可能會露出一條淡淡的「灰線」。
  • 如果你笑起來很大方、牙齦會露很多,這點就很需要提前溝通。

三、形態雕刻精細度

牙齒是不是自然,不只靠顏色,更靠「表面細紋」和立體感。

氧化鋯全瓷 → 細節最精緻

  • 我可以透過數位雕刻,把牙齒的微小紋理、凹凸、邊角線條做得很像真牙。
  • 近看不會像一塊平板。
  • 適合上鏡率高的人:
    • 需要演講
    • 經常拍攝形象照或短影片
    • 工作需要近距離溝通
  • 這些細節會讓笑容看起來更立體、自然。

混合式與金屬瓷牙 → 紋理較柔和

  • 一樣能做漂亮,但紋理細節沒有全瓷那麼「真牙感」。
  • 對大多數人來說已經很足夠。
  • 如果你追求「超擬真效果」,全瓷發揮空間會比較大。

最後,我會依你的臉型與嘴唇厚度調整牙齒形狀

  • 線條俐落或微圓柔和,都會依你的五官協調度來設計。
  • 目標是讓牙齒「不只是好看,而是適合你」。

四、微笑曲線與臉形協調

很多人一開始沒意識到微笑曲線的重要,但看到模擬圖後都會驚呼:「原來差這麼多!」

簡單說:

  • 笑起來時,上排牙齒會形成一條弧線。
  • 這條弧線如果剛好跟你的下唇弧度貼合,笑容會非常順眼。
  • 如果牙齒排得太平或角度怪怪的,看起來就會「哪裡不對」。

我的做法:

  • Rayface 臉掃機掃描你的臉型與嘴唇動態。
  • 結合口內掃描資料。
  • 做出 微笑設計模擬圖,讓你先看到「未來的笑容」長什麼樣子。

一起討論的細節:

  • 笑起來要露多少牙齒才自然、好看。
  • 正面、側面、45 度角是否協調。
  • 是否需要調整牙齒長短,讓臉部更立體、更年輕。

小結:對我來說,美觀不是「牙齒漂不漂亮」而已,而是 整張臉的和諧度

材質是工具,但最重要的是——這副 All-on-4 戴上去,你照鏡子時會覺得:這就是我。

預算會影響選擇嗎?

我的建議是「安全優先、美觀其次」

很多人走進診間第一句就說:「醫師,你就老實跟我說,要花多少錢?」

我完全理解,All-on-4 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一定要「花在刀口上」。

但我想先跟你說一個觀念:

預算很重要,但順序應該是——先確保安全與耐用,再來追求美觀。

如果只為了便宜,硬是犧牲結構穩定、材質耐用度,短期好像省到,長期反而容易一直維修、重做,花得更多、也更挫折。

材質價格帶

(以市場平均值示意)

下面這張表,是以一般市場常見價位帶做的大方向區分(實際費用還是要依各診所設備、醫師經驗、植體品牌與個案難度而定):

材質價格區間說明
PMMA 臨時牙手術後 3–12 個月必用,重點在保護傷口與調整咬合
金屬瓷牙 PFM中等性價比高、耐用,但美觀略輸全瓷與混合式
全瓷假牙中高美觀度最佳、透光感最自然,適合高度重視笑容者
混合式(鈦+壓克力/陶瓷)中高兼顧重量、強度與維修彈性,是 All-on-4 非常適合的長期方案

簡單翻譯成一句話的版本:

  • 臨時牙:不是能不能省的問題,而是一定要有
  • 金屬瓷牙:中價位、耐用、CP 值高。
  • 全瓷:貴一點,但外觀真的最漂亮。
  • 混合式:價格接近全瓷,但在 All-on-4 的實用性上,往往更均衡。

我的建議順序

(以臨床耐用度+患者回饋綜合)

如果你要我用一句最誠實、站在「你以後會不會一直回來維修」角度來排序,我會這樣建議:

  1. 混合式(最佳均衡,也是我最常推薦的 All-on-4 正式材質)
    • 原因是:
      • 鈦合金框架讓整體結構穩定、承受力好
      • 重量輕,長期戴起來不會有負擔
      • 搭配壓克力或陶瓷牙齒,遇到個別磨耗或小崩角,多半有維修空間
    • 對多數想做 All-on-4 的患者來說,它在「耐用度、舒適度、美觀度、預算」之間取得很漂亮的平衡。
  2. 全瓷(最美觀,適合對笑容要求極高的人)
    • 若你是:
      • 常需要拍攝形象照、錄影、對外演說
      • 對自己笑容要求非常高
    • 全瓷確實會讓你的笑容在各種光線下都非常自然、有層次。
    • 但我會特別注意你的咬合理、是否有磨牙習慣,需要時會加上夜間咬合板一起保護。
  3. 金屬瓷牙(耐用+預算友善)
    • 很適合 預算中等,但又希望有固定假牙穩定性 的族群。
    • 在耐用度上表現非常穩定,只是在美觀細節上略低於全瓷與某些混合式設計。
    • 若你不會特別露太多牙齦,又希望「買耐用、不買虛華」,這個選項其實很實際。

最後,我都會跟病人說:

「我不會只用價錢幫你決定,而是用『你希望未來十年怎麼生活』來幫你選。」

預算我們可以一起討論、分階段規劃,但 植體安全、假牙結構穩定,是我絕對不會讓步的底線

在這個前提之下,再來談美觀和材質升級,才會是真正對你長期最有利的安排。

關於all on 4 材質 總結

在 all on 4 的療程中,材質選擇從來不是「挑最貴的就最好」,而是要同時考量安全、耐用、美觀與你的長期生活品質。

臨時牙負責陪你度過癒合期;正式假牙則依需求選擇全瓷、金屬瓷牙或混合式。

若你希望一次到位、少維修,我通常會建議混合式;若追求最高美觀,全瓷會更能展現自然笑容;若預算中等,金屬瓷牙也能兼顧耐用性。

最重要的是,我會依你的咬合、臉型與日常習慣,共同找到真正適合你、能陪伴你十年以上的一副牙齒。

關於all on 4 材質 常見問題FAQ

Q1:all on 4 的正式假牙多久需要回診檢查一次?

一般我會建議 每 6 個月回診一次,檢查咬合、螺絲緊度、牙齦清潔狀況與 X 光植體穩定度。固定式全口假牙看不見的地方很多,定期檢查可以避免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Q2:all on 4 的正式假牙以後可以拆下來清潔嗎?

一般全口固定式是「醫師能拆、你不能拆」。必要時我會將假牙卸下,做深層清潔、檢查植體螺絲與牙齦狀況。病人自己則只需要按我們教的方式每天清潔即可。

Q3:做 all on 4 後還需要戴咬合板嗎?

如果你本身有夜磨牙、咬合力偏強,我會建議睡覺戴咬合板;這能延長正式假牙壽命,並保護植體不被過度受力。

Q4:做 all on 4 後能吃多硬的食物?

植體完全整合後,多數患者可以恢復到接近自然牙的咬合力,但我仍不建議咬冰塊、甘蔗、螃蟹殼、骨頭等極硬食物。這不是植體不耐用,而是要保護假牙的結構。

Q5:如果未來掉一顆植體,是不是整副假牙都要重做?

不一定。視框架設計與植體位置而定,有些情況可以局部補救;若剛好是承力重要的植體,才會評估是否需要重製假牙。混合式假牙的彈性通常比較高。

延伸閱讀:全口重建要選哪個牌子?牙醫師親揭 all on 4 植體品牌差在哪裡!

台北院所

預約專線

02-25533202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176號

(捷運民權西路站2分鐘)

台南院所

預約專線

06-311711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二路1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