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植體品牌怎麼選?牙醫師整理給你最實用的植體比較懶人包

植體品牌

目錄

很多人開始研究植牙時,第一個卡住的不是價格,而是:「植體品牌到底差在哪?」

上網一查,每個牌子都說自己最好,名詞又專業到讓人眼花撩亂,越看越沒方向。

其實,選植體不需要被複雜資訊嚇到! 真正的重點只有一個:哪一款最適合你的骨頭條件與恢復需求。

為了讓你少走冤枉路,我把我在臨床最常使用、也最值得信任的 7 大植體品牌,用最簡單、最生活化的方式整理成一篇比較文。

希望這篇能讓你在做決定時更安心,更清楚自己的選擇。

常見植體品牌有哪些?

植體品牌比較總表

以下是我整理的 7 大植體系統快速對照表:

植體品牌主要特色成功率適合族群
Straumann 史翠曼SLActive® 加速骨整合98% ↑想快速恢復者、重視高穩定度
Nobel Biocareall on 4 創始者、TiUnite®97–98%全口重建、骨量不足不想植骨
Dentsply Sirona PrimeTaper圓錐形高穩定度97%骨質普通,需要穩定性者
Astra TechOsseoSpeed® 表面技術前牙美觀需求高者
MIS高性價比、Straumann 集團預算有限但追求穩定
Hiossen(Osstem)全球第二大植體想要穩定、價格合理
DIO數位活化植牙領導品牌想做數位微創、恢復快

不同植體品牌怎麼選?

我用經驗告訴你哪款最適合你

Straumann 史翠曼(瑞士)

追求成功率與快速恢復的首選

對我來說,如果要在「成功率、骨整合速度、長期穩定」三個面向都拿高分的植體,史翠曼一定在前幾名。

它的 SLActive® 表面處理,可以想像成把植體表面做成一個「更容易被骨頭抓住」的環境,讓骨頭在早期就能快速附著上去。

臨床上,我可以很明顯感受到它在癒合速度和初期穩定度上的差異,尤其是在骨質較差、年紀偏大的患者身上,表現特別突出。

也因為骨整合速度比較快,我在規劃療程時,有時可以幫患者縮短等待假牙的時間,讓咀嚼功能更早恢復,整體治療節奏也會比較順。

對很多已經不太敢吃硬東西、又擔心植牙失敗的人來說,這樣的安全感很重要。

適合患者:

  • 想一次就成功、希望植體可以穩定用很多年。
  • 本身有骨質疏鬆傾向、年紀較大,或全身狀況比較複雜的人。
  • 不想等太久,期待縮短癒合期、盡快裝上固定假牙。

Nobel Biocare

all on 4 全口重建的絕對主角

只要提到 all on 4 一日全口重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Nobel。原因很單純,這套技術就是由 Nobel 團隊所提出並發展起來的,所以從植體設計、角度規劃、假牙結構,到手術流程,整個系統都非常完整、成熟。

它的關鍵優勢在於:

一是 傾斜植體設計,可以避開上顎鼻竇或下顎神經管,讓很多原本被告知「骨頭不夠、可能要大範圍植骨」的患者,有機會改走 all on 4 路線,減少植骨需求。

二是 TiUnite® 表面處理,能在全口重建這種需要「立即負重」的情況下,提供足夠的穩定度,讓患者在短時間內就能戴上固定假牙,走出診間就有牙可以用。

適合患者:

  • 缺牙範圍很大,甚至接近全口無牙,希望一次完成重建的人。
  • 長期戴活動假牙、咬不動、吃東西沒安全感,想換成固定式假牙。
  • 被告知骨量不足,但希望盡量「不要做大範圍植骨」的族群。

Dentsply Sirona PrimeTaper

穩定度強、搭配數位導板效果佳

PrimeTaper 是我在做數位規劃植牙時,常用的一套植體系統。

它的 圓錐型(tapered)設計,能在植入當下就提供不錯的初期穩定度,這對於骨質普通、骨頭密度沒有非常理想的患者來說,是很實際的優點。

在我的流程裡,我會搭配 Newton3D 電腦斷層 先做完整的骨量分析,再用 Navident 導航植牙系統 去精準引導植體位置與角度。

PrimeTaper 在這種「數位+導航」的組合底下,表現非常穩定,能讓植體打在我們事前設計好的理想位置,也有助於後續假牙的美觀與咬合設計。

對患者來說,因為手術規劃更精準、傷口可以控制得更小,常見的感受就是:腫脹沒想像中嚴重、恢復期比預期短,整體舒適度比較好。

適合患者:

  • 骨質條件還可以,但希望植體一打下去就「穩穩的」。
  • 想走數位化、導板或導航植牙,希望手術更精準、風險更低。
  • 工作忙、不想腫太久、希望術後能快點回到日常生活的人。

如何根據需求選植體?

想恢復快

史翠曼、DIO、Nobel 都是加速癒合強項

有些患者一坐下來就跟我說:「醫師,我工作很忙,能不能恢復快一點?」

如果你的優先考量是「不要等太久」、「希望越快有牙越好」,我在選擇植體系統時,就會特別評估 骨整合速度是否適合立即負重

  • 史翠曼 SLActive®:骨整合速度快
    史翠曼的 SLActive® 表面設計,骨頭黏上去的速度真的比傳統系統更快。
    對骨質條件比較不理想、又希望加速恢復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 DIO UV 活化植體:結合數位手術,恢復期更順
    DIO 的特色在於「數位+UV 活化」這種組合。
    植體表面經 UV 處理後,對骨細胞更友善,再搭配數位導板或導航植牙,可以減少手術創傷、縮短不舒服的時間。
  • Nobel:適合立即負重的 all on 4 全口重建
    如果是全口重建、希望「當天植牙、當天有固定假牙」,Nobel 會是我常用的選擇之一。

尤其在 all on 4 系統裡,它的穩定度與骨整合表現,是支撐立即負重的關鍵。

這類加速癒合系統,適合這幾種患者:

  • 工作行程滿檔、不想拉長療程時間。
  • 吃東西很不方便,迫不及待想恢復咀嚼功能。
  • 能接受稍微高一點的預算,換取比較快的恢復速度。

想要最自然的美觀

Astra Tech 表現最突出

如果你最在意的是:「笑起來好不好看?會不會一看就知道有做假牙?」

那我在設計前牙植牙時,會優先考慮像 Astra Tech 這種在牙齦與骨頭穩定度上表現很好的系統。

Astra Tech 的特色在於它的 微動平台設計,簡單說,就是把植體與牙冠交接的位置做成比較有利於骨頭與軟組織穩定的結構。

臨床上可以看到:

  • 植體周圍骨頭高度比較不容易持續下退。
  • 牙齦線比較穩定,不會幾年後突然「露金屬」或牙齦塌下去。
  • 對笑起來會露牙齦、露很多前牙的人,差異特別明顯。

特別適合:

  • 門牙或前牙區缺牙,希望做出「看不出來有植牙」的效果。
  • 很在意笑起來的弧度、牙齦線是否自然。
  • 工作上需要常對人說話、上鏡頭,不能讓假牙太明顯的族群。

對這類患者,我在溝通時會特別談的不只是「能不能吃」,而是「你笑起來的樣子能不能被你自己喜歡很久」。

想要 CP 值高

MIS、Hiossen 是穩定又親民的選擇

也有不少患者很直接跟我說:「醫師,我當然想用好一點的,但預算也要考量。」

這時候,我會從 「穩定性 + 性價比」 的角度來幫忙挑選系統,而不會一味只推最貴的品牌。

  • MIS:被史翠曼集團併購後,穩定性再加分
    MIS 本身就是全球第六大植體廠牌,被 Straumann 集團併購後,系統整合與品質控管更完整。對於想要「有國際品牌背書、但不要衝到最高價位」的患者,MIS 是相對平衡的選擇。
  • Hiossen / Osstem:全球第二大植體,實用派代表
    Hiossen 是韓國 Osstem 在美國的品牌,Osstem 本身就是全球第二大植體公司。
    臨床上我會把它定位成「穩定、好用、價格合理」的一群,特別適合多顆或分散缺牙、又不想每一顆都用到最高階植體的情況。

這類高 CP 值植體,適合:

  • 預算有限,但不想只用來路不明或小廠牌系統的人。
  • 需要多顆植牙,希望整體費用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 在意「穩定性要夠,但沒必要每一顆都用到最高價位」的族群。

對我來說,「高 CP 值」不是只看便宜,而是要在合理預算內,依然保有 可靠的臨床表現與後續維修的延續性。只要品牌穩定、零件供應完整,就能讓你用得久、也用得安心。

台南all on 4 陳俊岳醫師

品牌會影響成功率跟價格嗎?

成功率差異是否明顯?

很多人一開始都會很擔心:「是不是最貴的品牌成功率才高?用便宜一點的會不會比較容易失敗?」

老實跟你說,現在這些國際大廠的植體,成功率都在約 95–98% 左右

真正拉開差距的其實是:

  • 醫師的經驗與手術規劃。
  • 你的骨頭條件。
  • 有沒有控制好抽菸、糖尿病等風險因子。
  • 術後有沒有乖乖回診追蹤。

品牌之間的差異,比較像是「在特殊情況下的加分項目」

例如:

  • 骨質差、條件比較辛苦 → 我會優先考慮史翠曼(骨整合快、穩定度高)
  • 全口重建、All-on-4 → Nobel 的系統整合度最高
  • 前牙美觀要求高 → Astra Tech 對牙齦線穩定比較有優勢
  • 想兼顧預算與穩定 → MIS / Hiossen 是很實際的選擇

所以,如果你問我:「品牌會不會決定成敗?」

答案是:品牌會影響細節與長期舒適度,但「成不成功」更多是醫師和你的身體一起決定的。

植體品牌差在哪裡?

有些患者會問:「看起來都是一根鈦金屬,為什麼價錢可以差到這麼多?」

這裡牽涉到幾個關鍵差異:

  1. 表面處理技術
    • 有些系統像 SLActive®、TiUnite®、UV 活化等,都是針對「讓骨頭比較快、比較穩地黏上植體」去做研發。
    • 技術越先進、研發時間越久,成本自然就高。
  2. 臨床與研發資料完整度
    • 大廠通常會有 10 年、20 年追蹤研究,而且是國際期刊發表。
    • 這些研究代表的不只是數字,而是「我們比較知道它 10 年後大概會長什麼樣子」。
  3. 是否適合立即負重、全口重建
    • 能做 All-on-4、當天給固定假牙的系統,對穩定度與設計要求更高。
    • 這類系統的研發與設計成本也會反映在價格上。
  4. 與數位導板/導航系統的整合度
    • 有些品牌與數位系統的搭配更成熟,像是導板設計、掃描、假牙製作一套接一套。
    • 對患者來說是更精準、更舒適的流程,但相對設備與材料成本也會提高。

簡單幫你統整市場大方向:

  • 瑞士系統:多半是高階定位 → 價格較高、臨床數據完整、技術成熟。
  • 韓國系統:走性價比路線 → 穩定、好用、價格親民。
  • 美系/歐系:通常落在中高區間 → 在穩定度、價格、功能性之間取得平衡。

費用是否會因此差很大?

品牌本身,確實會讓 單顆費用多出大約 5,000 ~ 30,000 元不等,但實務上,我在跟患者討論費用時,會特別先釐清一件事:

「真正把總費用拉開差距的,通常不是品牌,而是『治療複雜度』。」

例如:

  • 是否需要植骨、補骨粉?
    • 骨頭不足時,需要多一道植骨程序,費用自然會增加。
  • 有沒有使用導板或導航植牙?
    • 導板、導航需要 3D 掃描、數位設計與額外材料成本,但好處是更精準、傷口更小。
  • 是不是單顆植牙,還是多顆、甚至全口重建?
    • 全口重建會牽涉植體數量、臨時假牙、最終固定假牙設計等,每一項都是費用的組成。

所以,如果你只是看網路上的「單顆植牙價錢」在比較,其實很容易比錯地方。

更實際的做法是:

  1. 先讓醫師完整評估你的骨頭條件。
  2. 判斷是否需要植骨、導板、全口規劃。
  3. 再來討論在你的預算範圍內,選哪一個品牌最划算。

我自己的原則是:在不犧牲安全與穩定的前提下,幫你找到「最適合、而不是最貴」的選擇。

台南all on 4 陳俊岳醫師

以我的經驗:什麼情況配適合的植體?

我幫你歸納四種常見情況

很多患者一開始都會問我:「醫師,那你自己都怎麼幫病人選品牌?」老實說,我不會用「哪一個牌子最好」當出發點,而是先看 你的骨頭、你缺牙的位置、你在意的是什麼,再從品牌裡面去挑「最適合」的那一個。

我把診間最常遇到的幾種狀況,整理成一個簡單的對照表給你參考:

情況我常用的推薦品牌原因與考量重點
骨頭條件比較差、又希望恢復快一點Straumann、DIO這兩個系統在骨整合速度、初期穩定度上表現都很好,對骨質疏鬆、年紀偏大、或希望快點恢復的人,有明顯加分。
全口重建(All-on-4、一日全口)Nobel BiocareNobel 是 All-on-4 技術原廠,從植體、角度設計到假牙系統都非常完整,臨床案例也最多,適合想一次完成全口重建的患者。
門牙缺牙、前牙區要求美觀Astra Tech微動平台與骨高度維持的表現很好,對牙齦線穩定度有幫助,適合很在意笑起來弧度、牙齦線自然度的患者。
預算有限,但又不想犧牲穩定MIS、Hiossen這兩個算是「高 CP 值」系統,有國際市場與大量臨床應用,穩定度不錯,適合需要多顆植牙、但希望整體費用不要失控的族群。

當然,這個表只是讓你有一個初步方向,真正的選擇還是要搭配你的 X 光、斷層掃描與全身狀況來看

我的植牙流程

品牌只是其一,真正影響成功的是整套技術

很多人會把重點放在「我用什麼品牌」,但就我自己的觀點,品牌最多只占成功的一半,另一半關鍵在於整體診療流程是否到位

在我的診所裡,每一顆植牙,我會盡量用同一套標準流程來處理:

  • Newton3D 電腦斷層掃描
    不是只看一般小片 X 光,而是用 3D 影像去評估你的骨頭厚度、高度、密度,判斷有沒有風險區域(例如神經管、鼻竇)。
  • Navident 導航植牙系統
    手術時就像幫植牙「開導航」,可以即時看到植體在骨頭裡的位置與角度,盡量把植體放在最安全、也最利於未來假牙的位置。
  • 博而美水雷射與二極體雷射
    在軟組織處理、消毒、減少出血上很有幫助,對怕痛、怕流血的患者來說,舒適度明顯提升。
  • 生長因子離心機(PRF / CGF 等應用)
    透過萃取自體生長因子,協助傷口癒合、軟硬組織修復,特別是骨條件比較弱的患者,這一步可以算是「加強版保護」。
  • Rayface 臉掃機+微笑設計
    尤其在前牙或全口重建,我會把你的臉型、笑容弧度一併納入設計。
    不是只做「能用的牙齒」,而是做「笑起來順眼、符合你臉型」的牙齒。

所以,我常跟患者說:

「你可以把植體品牌想成是一台好車的引擎,但這台車能不能安全、舒適地把你載到目的地,還跟駕駛技術、導航系統、保養狀況有關。」

品牌選得好,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我們能不能用完整的規劃與技術,把它發揮到最好。

關於植體系統 總結

植牙品牌看起來很多、資訊也很複雜,但真正的核心只有一個──選最適合你口腔狀況的,而不是最貴的

每個牌子都有它的強項:史翠曼適合骨質弱、想快點恢復;Nobel 在全口重建最穩;Astra Tech 的美觀度很適合前牙;MIS、Hiossen 又能兼顧預算與穩定度。

但品牌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正決定植牙能不能用得久的,是完整的診療流程:3D 斷層分析、導航植牙、雷射輔助、軟硬組織重建、微笑設計……每一步都影響結果。

如果你還在猶豫怎麼選,我會建議先讓醫師評估你的骨頭條件,再一起挑出最符合你需求的植體系統,這樣才是真的聰明選擇。

關於植體系統 常見問題

Q1:植牙真的能用一輩子嗎?

如果你清潔好、定期回診,植牙其實可以用很久。但如果常咬硬物、抽菸、或不追蹤,再好的植體也撐不住。

Q2:有糖尿病或高血壓可以植牙嗎?

大部分都可以,只要疾病控制得好。血糖、血壓太亂,我會先建議穩定再做。

Q3:抽菸會影響植牙成功率嗎?

會,而且影響不小。抽菸會讓牙齦癒合變慢,我通常會建議至少術後先停 2–4 週。

Q4:植牙會痛嗎?

手術不會痛,因為有麻醉。真正會不舒服的是術後一點腫脹,大多 2–3 天就會好很多。

Q5:植體壞掉能換嗎?

能,但複雜度看情況。有些只是螺絲鬆掉,很快就能處理,不一定要重做。

延伸閱讀:原來假牙做對材質差這麼多!牙醫分享all on 4 最耐用、最美觀的選擇

延伸閱讀:全口重建怎麼選?牙醫師用臨床經驗告訴你 all on 4 與傳統植牙的真實比較

台北院所

預約專線

02-25533202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二段176號

(捷運民權西路站2分鐘)

台南院所

預約專線

06-3117111

台南市永康區中華二路189號